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扎實做好2021年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確保“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起好步、開好局,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制定印發了《2021年全區生態環境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科學謀劃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全力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工作要點》明確了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力,更好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推進治污降碳協同治理,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自然生態保護,積極構建現代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全力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進一步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的總體要求。
按照《工作要點》, 內蒙古2021年生態環境工作主要目標為:環境空氣方面,全區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國家考核目標要求;水生態環境方面,全區地表水水質達到或好于Ⅲ類斷面比例、劣Ⅴ類水體比例達到國家考核目標要求,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保持穩定;土壤和地下水環境方面,全區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和地下水國控點位質量Ⅴ類比例均保持穩定,農村牧區生活污水處理率穩步提升;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全區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3.7%左右;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方面,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化學需氧量、氨氮四項主要污染物均完成國家下達的減排任務;核與輻射安全方面,運行核設施和放射性物品運輸活動不發生國際核事件分級表(INES)3級及以上的核事件或事故。放射源輻射事故年發生率低于每萬枚1.5起。輻射環境質量保持良好。
科學謀劃“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對標對表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的新目標、新任務、新要求,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將科學編制實施“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應對氣候變化規劃,統籌編制烏海市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等其他專項規劃,把全會確定的“路線圖”轉化為“施工圖”和“任務書”。
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嚴格落實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總要求,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將組織編制自治區碳達峰方案,推動開展碳達峰行動,主動服務“六穩”“六保”,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引導、優化、倒逼作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2021年,重點持續推進空氣質量提升行動、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扎實開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動、有效防范生態環境領域風險和大力加強生態保護監管,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延伸深度、拓展廣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加快構建現代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將通過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領導責任體系、生態環境治理企業責任體系、生態環境治理監管體系、生態環境治理支撐保障體系和生態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五個體系”,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改革,深入落實《關于構建現代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實施方案》,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工作要點》還進一步明確了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要旗幟鮮明講政治,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持之以恒抓思想,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見行見效;凝心聚力強組織,全力構筑堅強戰斗堡壘;從嚴從實轉作風,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鍥而不舍守紀律,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堅定不移從嚴管黨治黨,持續提升黨的建設質量,為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文章轉載于環保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