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六氟化鈾運輸容器》和《放射性固體廢物近地表處置場輻射環境監測要求》(以下簡稱《監測要求》)2項國家標準。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六氟化鈾是核燃料制造過程的關鍵物料,運輸容器是確保六氟化鈾轉運安全的重要保障。制定出臺《六氟化鈾運輸容器》國家標準,對規范開展運輸容器設計、制造、使用和監管,加快運輸容器自主研發,保障涉核物料運輸環節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要做好標準發布后的宣貫解讀和培訓工作,完善六氟化鈾安全管理規范體系,強化六氟化鈾各環節、全流程安全管理,確保核與輻射安全。
會議強調,確保放射性固體廢物處置安全是核與輻射安全監管的重要內容。修訂出臺《監測要求》,有利于推進放射性固體廢物近地表處置場輻射環境監測標準化規范化,更好保障處置場周圍輻射環境安全。《監測要求》發布實施后,要加強政策解讀和貫徹實施,嚴格按要求開展項目審批和日常監管,確保放射性固體廢物處置環境長期安全。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組長庫熱西,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張波,核安全總工程師田為勇出席會議。
駐部紀檢監察組負責同志,機關各部門、應急中心、服務中心、信息中心主要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文章轉載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