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碳中和”正成為老工業基地包頭的關鍵詞。近日,包頭市舉行深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建設綠色低碳城市動員部署大會。
包頭將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努力把包頭打造成為能源生產變革的領軍者、能源消費變革的先行者、綠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積極踐行者,努力做深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先鋒城市、模范城市,為國家盡早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宏偉目標最大程度地貢獻包頭力量。 制定《關于深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建設綠色低碳城市的實施方案》,初步形成10個重點領域的《行動計劃》。“1+10+N”各部門和旗縣區對照方案一項項細化工作,明確任務書、路線圖、責任人、時間表,拿出嚴謹、細致、翔實的工作思路。 包頭市生態環境局是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牽頭單位,該局副局長張進忠對此有自己的理解:壓力大,挑戰大,但包頭主動求變,先行一步,倒逼自己,就一定能在新一輪能源革命中殺出重圍、占領高地。他說:“事實上,半年多來,市委、市政府反復強調這一觀點,現在看,正越來越成為大家廣泛的共識。” 據張進忠介紹,春節前,市里就召開專題會議,緊鑼密鼓編制“1+10”方案。除整體實施方案外,10個方案涉及了發改、工信、住建、交通、林草、農業和建設低碳節約機關學校等各領域。 2021年3月1日,內蒙古氫燃料車首臺套包頭下線儀式在中國兵器北奔重汽舉辦,標志著內蒙古自主品牌的氫能應用產品開發實現重大突破,對當地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包頭市還將推動可再生能源綜合應用示范區首期160萬千瓦風電、華電“源網荷儲一體化”等一批相關重大項目,不斷完善光伏和風電裝備研發、設計、生產一體化產業鏈; 開工建設國際氫能產業示范基地,加快構建“制、儲、運、加”氫能源產業體系;啟動總投資324.6億元的核產業創新示范園建設,改擴建重水堆燃料元件生產線,推動清潔核供熱、核裝備制造等相關產業發展;實施常規火電替代計劃,加快智能電網和電力通道建設,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納能力。 3月中旬,包頭市在自治區率先舉辦碳達峰碳中和能力建設培訓會。全市動員大會后,各旗縣區相繼對干部進行碳達峰碳中和能力培訓。抓緊碳捕集利用項目的招商引資、編制控溫降碳實施方案、健全全市組織推動體系、建立科學的考核體系和有效的監督機制等相關工作正在迅速推進。
文章轉載于內蒙古生態環境